形態特徵
花序先葉或與葉同時開放;雄花序長1.5-3cm,有短梗,軸有毛;雄蕊2,花葯紅黃色;苞片披針形,外面有毛;腺體2;雌花序長達2-5cm,有梗,基部有3-4小葉,軸有毛;子房橢圓形,無柄或近無柄,花柱短,柱頭2-4深裂;苞片披針形,外面有毛;腺體有1。蒴果長3-4月,花期3-4月,果期4-5月。
分布範圍
分布於長江及黃河流域,其他各地均有種植。
主要價值
清熱解毒藥;祛風藥;止血藥
各家論述
1 ,《本經》:主潰癰,逐膿血。
2,《別錄》:主痂疥,惡瘡,金瘡。子:汁療渴。
3,陶弘景:貼灸瘡。
4,《藥性論》:主止血。治濕痹四肢攣急,膝痛。
採收和儲藏:春季果實將成熟時採收,乾燥。
與楊花的區別
柳的花都是單性花。花沒有花被,只有一個鱗片。柳的雄花有兩枚雄蕊,兩個蜜腺。柳的雌花有一枚雌蕊,一個蜜腺。柳的花雖然沒有花被,色彩不鮮明,但具有蜜腺,是借著花蜜來引誘昆蟲傳布花粉的,所以它是蟲媒花。而楊的花與柳的花很相似,結構也很簡單,但是沒有蜜腺,不能分泌花蜜引誘昆蟲傳布花粉,只能借風力傳布花粉,所以它是風媒花。
柳和楊
楊和柳均屬楊柳科,但在植物學上是有嚴格區別的。它們有不少相似的地方。例如都有毛毛蟲樣的花序(柔荑花序),這種花序有雌雄之分,老熟時整個脫落,雌花序中的果實裂成兩瓣,具有白色茸毛的種子就隨風飄散出來。又如“沙里栽楊泥里柳”,楊、柳都易栽易活,可進行無性繁殖,隨便折一枝條插進泥土裡,很容易生根發芽。但長期的無性繁殖,會使楊樹的生活力逐漸削弱,因此,有時得用播種育苗,進行有性繁殖。 但是也有許多不同的地方。
藥材鑑定
性狀鑑別,種子細小,倒披針形,長1-2mm,黃褐色或淡灰黑色。表面有縱溝,頂端簇生白色絲狀絨毛,長2-4mm,成團狀包圍在種子外部。
顯微鑑別 種子在光鏡下呈鞋底形,一端稍尖,一端較大。在尖端套有一環,極易脫落,環上環生細長非腺毛,長504-3024μm或更長。非腺毛單細胞,基部壁孔明顯。表皮細胞長方形,表面觀細胞平周壁上有眾多條形或點狀突出物。側面觀成半環形。
性味:苦;性涼
藥材基源:為楊柳科植物垂柳的帶毛種子。
用法用量:內服:研末;或浸汁。外用:適量,敷貼;或研末調搽;或燒成灰撒。
出處:《中華本草》
詞語概念
拼音:
liǔ xù
釋義:
(1)柳樹的種子。上面有白色絨毛,隨風飛散如飄絮,因以為稱。
南朝梁庾肩吾《春日》詩:“桃紅柳絮白,照日復隨風。”
唐杜甫《絕句漫興》之五:“癲狂柳絮隨風舞,輕薄桃花逐水流。”
宋蘇軾《和孔密州東欄梨花》:“梨花淡白柳深青,柳絮飛時花滿城。”
晏殊《寓意》詩:“梨花院落溶溶月,柳絮池塘淡淡風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七一回:“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輕薄無根的東西,依我的主意,偏要把他說好了,才不落套。”
楊朔《<鐵流>的故事》:“窗外滿地正照耀著暖洋洋的太陽光,漫天正飛舞著軟綿綿的柳絮。”
薛濤《柳絮》:“二月楊花輕復微,春風搖盪惹人衣。他家本是無情物,一任南飛又北飛。”
(2)喻指雪花。
《水滸傳》第九三回:“是夜颳起東北風,濃雲密布,紛紛洋洋,降下一天大雪。明日,眾頭領起來看時,但見:紛紛柳絮,片片鵝毛。”
明無名氏《貧富興衰》第一折:“四野雲迷,雪花飄墜,長空內,柳絮紛飛,裁剪的鵝毛碎。” 《世說新語》中,東晉才女謝道韞詠雪:“未若柳絮因風起。”
植物概念
藥名:柳絮
別名:柳實、柳子
漢語拼音:liǔ xù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Salix babylonica L.
功效:涼血止血;解毒消癰
考證:出自《神農本草經》
科屬分類:楊柳科
拉丁文名:Semen Sali-cis Babylonicae
主治:吐血;創傷出血;癰疽;惡瘡
生態環境:耐水濕,也能生於旱處。
抵抗
4月中旬左右,楊柳絮漫天飛舞。外出往往會被柳絮團團包圍,衣服上、臉上、包上,連睫毛上都是白茫茫的一片。過敏體質的人接觸或吸入柳絮、楊絮、花粉等物質後,容易引起流鼻涕、打噴嚏、呼吸急促等症狀。柳絮“飛雪”來了,我們到底該怎么辦?
抵抗柳絮“十字訣”
防襲:把自己包起來!口罩、紗巾全副武裝,不給柳絮一絲攻擊的機會!
護理:早晨多用冷水洗臉,時刻保持皮膚清潔,可用溫和的洗面乳及柔膚水,幫助殺菌、清潔。
飲食:多吃蔬菜、水果,補充維生素C增強皮膚抵抗力,防止過敏。
行動:一旦出門,在戶外一定記得快速移動,做一個風一樣的人。
提醒:如果面部出現過敏性瘙癢、紅腫,千萬不要用手撓,及時就醫。
文化
古時“楊”指蒲柳。因此詩詞中多寫做楊柳。春天,許多樹木還沒復甦,柳樹已經抽青發芽了。“楊柳依依”、“春風楊柳萬千條”、“隔溪楊柳弱裊裊,恰似十五少女腰”,詩人們把楊柳同春光相聯,還把它比作婆娑婀娜的少女。